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刘斯奋首页艺术家介绍
  • 中文
  • English

刘斯奋

    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第四、五、六届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员,一级作家。享受XXX特殊津贴。在小说创作、学术研究、美术书法,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均有突出建树。
    曾穷16年之功,写成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77年度中国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广东省第二、第四、第六届鲁迅文艺奖,并作为经典作品入选中国出版集团2020世纪《中国文库》和《中国新文学大系》。
    学术论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被学界视为当代学术史具有标识意义的典型案例;撰写《“墓门深更阻侯门”析证》,对一桩聚讼百年的文化悬案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考证。此外,文化论文《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另出版《岭南三家诗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梁启超诗文选》、《快活的蝙蝠》、《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蝠堂集林》以及《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刘斯奋卷》等着作十馀种。
    美术创作兼擅写意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作品《都市窗口》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连同《铁拐李》、《碧水春云》入选《其命惟新——广东近百年绘画》、《新权力女性》、《车站流行色》入选文化部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山水画作品《万岳朝宗》、《藏春坞》被***收藏。曾于中国美术馆举办《贯通融会——刘斯奋诗文书画艺术展》,被誉为中国当代文人画的代表。
    在担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文艺的副部长期间,提出要用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标准来评价广东文化现状;提出“朝阳文化”的主张,并沿着《玛雅哈鱼档》、《外来妹》、《情满珠江》等粤式影视作品所开创的势头,组织创作《英雄无悔》《和平年代》《警魂》以及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品,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名列前茅,扭转了对广东文化的质疑。
    2015年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年表

  • 中文
  • English
1944年
1月,出生于广西省梧州市,祖籍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云汉堡村;
1946年
二岁;
移居香港;
1951年
七岁;
移居广东省广州市,受家庭熏陶,开始醉心文学艺术,尤喜古典诗文及绘画;
1958年
十四岁;
始学作旧体诗词;
1960年
十六岁;
得七言绝句《见沼气发电有感》:“江湖浪迹任消磨,一旦逢春意气多,愿化明珠三万斛,直教流影乱星河;”是为现存诗什最早之作;
1962年
十八岁;
7月,于广州市第一中学毕业,以迷恋绘事,欲投考广州美术学院,因该年学院除工艺系外,其他各系均停止招生,乃转而投考中山大学中文系,以专业成绩首名获录取;日课之馀,于诗词、绘画、书法仍兴趣不衰,时时旁及之;其后数年间,得容庚、冼玉清、陈寂、佟绍弼、阮退之等前辈名家及父亲刘逸生先生指点,获益良多,艺境日进;
1963年
十九岁;
1月,有古风《与诸子登白云山听松》之作,父执香港《大公报》主笔陈凡先生见而嘉喜之,携去刊于《艺林》副刊,是为发表作品之始;
是年书法作品获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赛一等奖;
1966年
二十二岁;
“XXX”***开始,流离颠沛,愤懑抑郁,惟时时以诗词寄意抒怀,传观酬唱于挚友间,积数十首;
1969年
二十五岁;
赴广东台山县烽火角农场围海造田,邂逅结识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之郝嘉贤先生,私从其学习油画、水粉画一年,得以进窥西洋技法,为日后人物画创作打下另一方面之基础;
1970年
二十六岁;
3月,就业于海南岛定安县文化局,案牍之馀,兼业美术宣传;
1975年
三十一岁;
10月,以友人之介荐,调返广州工作,任职于广东省委宣传部;
1978年
三十四岁;
是年应出版社之邀约,于工馀之暇从事古典诗文之选编笺注,前后约积十二年,其间有《岭南三家诗选》(1980年)、《苏曼殊诗笺注》(1981年)、《梁启超诗文选》(1983年)、《黄节诗选》(1984年)、《周邦彦词选》(1981年)、《辛弃疾词选》(1981年)、《姜夔张炎词选》(1982年)、《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1986年)、《唐宋诗词彩图辞典》(1990年)等著述面世;
1981年
三十七岁;
5月,从事古诗文整理之馀,复应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编辑邢富沅先生之邀约,开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之创作;
1984年
四十岁;
12月,出版《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1986年
四十二岁;
1月,开始从事《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之创作;
10月,《夕阳芳草》获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
1989年
四十五岁;
于著述之馀,重生绘事之兴,专攻中国水墨人物画;取法中国文人画之舍形似重神似、舍客体再现重主体抒发、舍描摹重挥写、舍技术审美重文化审美之传统,并揉合西洋绘画对人体结构之认知,以大写意方式表现人物,以期扬长避短,寻求自家面目;自号“蝠堂”;取义为身属公务人员而醉心文学、绘画、书法、学术,有如蝙蝠之似鸟非鸟,是兽非兽,恐难免见笑于方家识者;
5月,书法作品《陈恭尹诗•叶世颖重之湘中有寄》为广州美术馆收藏;
1990年
四十六岁;
12月,书法作品《陶潜•饮酒诗》为广州博物馆收藏;
1991年
四十七岁;
2月,开始从事《白门柳》第三部《鸡鸣风雨》之创作;
8月,《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出版;
1992年
四十八岁;
12月,《秋露危城》获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
是年,应广东美术馆之聘,任该馆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
四十九岁;
11月,于广州美术馆举办“刘斯奋人物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墉先生评论这批作品是“极有内蕴的,极有品味的和极有张力的精品,真可堪久赏;”
12月,作品《芳尘》为广州美术馆收藏;
1994年
五十岁;
五月,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香港中文大学周锡复先生作序,认为这批作品是“建立在深厚文化素养和妙悟基础上的,一种纵逸不羁的个人风格正在迅速形成;”“形成了简练雄放、韵味悠长的大写意风格,在近世岭南人物画中注入了难得的阳刚之气;”著名水彩画大师王肇民先生赐函,以“笔墨潇洒,风格雅异”八字评论这批作品;
1995年
五十一岁;
11月,当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2月,当选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同月,兼任华南文艺成人学院院长;
1996年
五十二岁;
1月,于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举办“形意神——刘斯奋人物画展”,香港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张俊生先生等香港名流莅临剪彩;
1997年
五十三岁;
完成《白门柳》第三部《鸡鸣风雨》之创作,合并前二部转交中国青年出版社统一出版;
12月,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第四届评出,《白门柳》为四部获奖作品之一,被称为广东文学界“零的突破”;
1998年
五十四岁;
1月,作品《人物四联屏》入选“广东中国画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第一回展”;
5月,受中山大学之聘,任该校中文系兼职教授;
7月,应意大利曼托瓦雷委内皇宫青年美术馆邀请,率团并作为特邀艺术家赴意国举办“南方的语境——当代中国艺术家八人展”;
《白门柳》获1997年度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
1999年
五十五岁;
9月,《白门柳》第三部《鸡鸣风雨》获第六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同月,应广东美术馆之聘,任该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10月,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评出,《白门柳》获提名奖;
11月,应邀以《人物组画》等四件作品参加由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南方的语境第二回展”;
12月,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人物四联屏》;
2000年
五十六岁;
2月,应华南师范大学之聘,任该校客座教授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
5月,黄树森先生主编之《文人心灵之历史回声——<白门柳>论》一书出版,论者从历史与叙事、叙事范式、视点与人物、情节与结构、叙述语言、叙述主旨等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作品“对文人及文人思想心灵的书写,不仅是表现对像的拓宽,而且是历史观念的革新,不仅是对精英政治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的超越,而且是与年鉴派新史学观念的接通;这使《白门柳》在当代历史文学创作中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6月,《名家评说<白门柳>》一书出版,是书为诸家评论之结集;其中收有敏泽、黄秋耘、蔡葵、章明、顾诚、何镇邦、张炯、陈辽、程文超、金岱、张颐武、黄树森等40馀人之文章;
同月,被广东画院聘为画家、顾问;
8月,出版《刘斯奋画集》,著名美术评论家迟轲先生作序,题为《始知真放在精微》;袁山先生作序,题为《浅析刘斯奋人物画的当代意义》;
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刘斯奋人物画展”,展出作品60件;深圳市市长于幼军莅临剪彩,展出作品中尤以当代都市人物为题材的大写意人物画受到美术界特别关注,引起强烈兴趣;展览期间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王镛、贾方舟、刘骁纯、邓平祥、王璜生、谭天、王见、尚涛、张绍城、孙振华等四十馀人出席,对展出作品加以热烈研讨;发言收入该馆2000年鉴;郎绍君、王镛、贾方舟事后还作专文推介;
10月,该展览应邀移至广东画院展出,再度引起观众强烈兴趣,著名前辈画家廖冰兄、黄笃维接受采访,称之为当代中国人物画中另辟蹊径,面目独具之作;
同月,散文集《快活的蝙蝠》出版;
12月,应邀以《当代都市人物六联屏》参加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同月,以作品《藤阴快读图》、《高山采药图》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1年
五十七岁;
1月,应邀参加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举办的“广东四名家国画展”,《清昼》等10幅新作为该市“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5月,应邀在广东省揭阳市“一品堂”举办“刘斯奋书画展”;《隔山论道图》等30馀幅新作为该堂收藏;
6月,应暨南大学之聘,任该校客座教授,并将2000年9月的“刘斯奋人物画展”移至该校艺术展览中心展出;
7月,应广州艺术博物院之聘任该院学术委员会顾问;
10月,作品《无邪》入选“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
2002年
五十八岁;
4月,徐南铁先生主编之《蝙蝠的意象》一书出版,该书以“非职业化创作”为论题,从小说创作、绘画书法、从政业绩,家学生平等方面对“刘斯奋现象”进行立体解读,认为从中“可以隐约感受到社会发展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中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脉动”;
5月,应邀将2000年9月的“刘斯奋人物画展”移至江门市展出;
6月,应邀将该画展移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展出;
8月,应邀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当代中国画名家系列展——刘斯奋人物画展”,展出新作出50馀幅;广东省委副书记***先生莅临剪彩;著名画家杨之光、林墉接受采访;作品《春灯》为该馆收藏;
9月,应邀以新作《一个人的车站》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中国画展”;
12月,应邀以新作《褪去色彩的都市•人物六联屏》参加“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03年
五十九岁;
3月,深圳画院收藏作品《替补队员》;
同月,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一个人的车站》;
5月7日,接任广东画院院长(6月12日正式到任);
同月,始攻习山水画;
6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7月,广东美术馆举办《墙里墙外》当代中国书法邀请展,莫仲予、饶宗颐、徐续、林近、王贵忱、吴灏、常宗豪、孙稚雏、陈永正、刘斯奋、曹宝麟等11人应邀参展;
提出广东画院画家须补习文化;形成制度,并须考核;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10月,应邀前往台湾新竹举办《刘斯奋美术书法展》;
同月,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在广东举办,以现代人物题材作品《秋天的思忆》参展;
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广东代表身份出席,当选全国美协理事;
同月,获文学创作一级专业职称;
2004年
六十岁;
2月,广东画院、广东文联理论部、大朗镇政府在东莞大朗镇举办“岭南新状态”美术作品展,以作品三幅参展,并收入该展览的画册;
2月21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剧《白门柳》开拍,赴苏州出席开机仪式;
5月13日及6月3日,广州话剧团改编的大型史诗剧《白门柳》先后在广州、北京公演,均出席公演仪式,并接受传媒采访;
《美术界》杂志(2004年第5期)以从文人情怀到都市俚语》为题作专题介绍,陈映欣撰文;
7月,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开幕,以评委身份参加;
8月31日,广东青年画成立,受聘为艺术顾问;
9月,中国画研究院《水墨研究》(2004年第9期)以《刘斯奋古代人物画的再认识》为题作专题介绍,莫各伯撰文;
9月9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开幕,现代人物画作品《都市窗口》入选,在浙江杭州展出;
9月21日,由广东汉剧院改编的大型历史剧《白门柳》(前曾取名《白门悲柳》)经修改后再度在广州公演,以原著作者兼文学顾问身份出席;
11月26日《刘斯奋人物画新作展》在佛山市顺德区容城艺术馆举行;展出作品60馀幅;
2005年
六十一岁;
3月至5月,主持制定《广东画院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学术立院”的设想;
5月30日,保利廊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在广州举办《刘斯奋个人画展》,并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斯奋人物画新作〉;
6月,在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举办刘斯奋书画展;
同月,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刘斯奋笔墨意绪》;
9月,以山水作品《爽气朝来》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画家提名展”;
10月,以作品《新权力女性》、《颓垣访旧图》(以上人物)、《一江春水送征帆》(山水)参加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
同月,广州太和堂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于文德路开业,名匾为余所题,是日,出席剪彩;
12月,偕李劲坤、周国城赴浙江杭州,与浙江画院商谈两院交流事;旋赴河南省郑州出席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开幕式,并以以评委作品《新权力女性》参展;
2006年
六十二岁;
2月,作丈二匹山水《万岳朝宗》成;
3月,作巨幅人物《大堂》成;
同月,线装本四家(刘斯翰、陈永正、梁守中、周锡复)点评《蝠堂诗词钞》由澳门学人出版社出版;
同月,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主编、谭运长著、刘一行配图之《刘斯奋评传》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4月,广东画院于东莞举办《广东画院丙戌展》,以《暗香》等9幅作品参展;
同月,浙江画院来粤,于广州南星阁举办展览,是为两院交流展之首站;以广东画院院长身份主持开幕式;
5月12日率广东画院一行16人抵浙江杭州,举办院展;是为两院交流第二站;旋游天台、华顶、雁荡诸胜;至18日取道温州返穗;
6月,作12米乘1•36米巨幅山水《出尘》成(5月20日稿,6月7日画毕);
6月18日,于广州太和堂举办《刘斯奋书画展》,展出作品五十余幅;其中人物、山水小品新作45幅;并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刘斯奋书画小品精选》;
同月,作丈二匹山水《水云乡》成(6月21日稿,24日画毕);
6月22日,出席汉剧《白门柳》在中山大学梁球琚堂的演出,并出席次日之研讨会,提出由汉剧与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姻的设想,得到有关各方的响应;经28日之再度会议,达成初步协议;
同月,应中国艺术研究院之邀,为《诗画红楼大型文化活动展》作《红楼梦》人物《蕙香》一幅;
7月,中篇小说《破茧》由《中国作家》杂志发表;此为自《白门柳》完成之后,封笔近十年,再度有小说问世;
8、9月间,陈绍基为《出尘图》题写引首,王贵忱、徐续、陈永正、刘斯翰、熊东遨诸先生以及周燕婷女士陆续题跋赠诗;
王贵忱题跋云:“刘斯奋先生原以人物画鸣世,近中获观其新作山水画巨制《出尘》长卷,通篇气势浑厚清华;笔墨从传统中来而重视写生,不为流俗因袭之见所囿,随意点染,笔精墨妙之趣毕见,显示出画家传统画学功力之深厚;大自然苍茫美景跃然纸上,堪称为别开生面之力作佳构也;
此卷开篇留白空间,大体现出辽阔山河之雄姿丰美,厥得咫尺千里之概;随后展现出平远大地,突出峰峦竞秀与河川不息之奇观;窃以为斯奋先生在画稿处理上力持写生原本框架,既写实又写意,不为择奇选胜;勾勒皴染,纯任笔法自然流向天成,浑收传统今朝之效;论者以为得之矣;特祝贺《出尘》画卷大功告成,并附陈横议鄙见;伫候斯奋先生有以教之也;公元两千零六年九月三日,王贵忱拜观并谨题于广州可居室”
徐续〈题蝠堂刘斯奋浙游后所作《出尘》图〉诗:“天台古佛谁能识,佛光宛照千峰碧;入山刘阮是何年?老梅似铁隋时植;崖临荒堑翠浮空,山行须借王乔舃;画师来作山中人,天台雁荡翦榛棘;胸中丘壑湖海情,图此险巇三百尺;遥知绝壁华顶峰,众山拱若青芙蓉;茅蓬七二卧僧侣,拜经旧事成虚空;墨池畴昔出书圣,一卷黄庭天比并;书堂记取谪仙人,读书远上云林境;卷轴葱茏草树香,峰峦迢递烟水长;琼台仙客不知处,洞口桃花水一方;括苍山水知名久,百二奇峰隐深秀;湖荡芦花万顷诗,宾鸿旅雁来秋后;难得清游几去来,青崖白鹿碧云堆;名区只合丹青手,万古云烟供剪裁;浙中云物太纷纷,此本岿然迥出尘;安得天台雁荡诛茅结林屋,香鱼雁茗又逢君;”
陈永正〈奉题刘成斋《出尘》图卷〉诗:“刘子造化手,一心作万境;凿空皆殊域,历历形托影;方摩雁荡云,旋复蹑华顶;盟我以巉岩,悦我以胜景;纳我以霜林,佚我以烟艇;茫茫何所之,俄而自警醒;少日遭世乱,茧足耕野岭;那解出尘趣,惟愿就市井;慰独赖朋辈,全身实侥幸;十载存百悔,盈抱但咽哽;岂期览此卷,豁然发深省;伟哉天宇间,吾生信蓬梗;穷达固无别,理想徒画饼;不有诗书画,端忧何由屏;刘子老骥心,漫嗟志未骋;一艺即千秋,安用铭九鼎;元气蓄虚壑,纡徐泄滓溟;山川郁苍莽,大痴法森整;黑白五色分,笔墨劲且挺;仿佛君新词,声希味愈永;负手绕室游,鸡鸣屡引领;明日共品题,晴窗约春茗;”
刘斯翰〈题吾兄斯奋先生巨幅山水长卷——调寄夏云峰〉:“水云深,人踪杳,雁声涛影初沉;高柳乱蝉招缆,自泊荒浔;夏丛香发,碕岸酒、洗濯愁襟;山月小、须弥乍涌,如掷雷音;峥嵘天地何心?竟鞭石蹴泉,簸树无禁;更教虎龙窟宅,啸怒交侵;阴阳方割,昏晓荡、灵籁呻吟;惊梦觉、风霆万壑,人在楼阴;”
熊东遨〈题斯奋兄山水长卷《出尘》〉诗:“蝠堂拈素管,清气欲全收;大麓千屏峙,长河一线浮;云根生石窟,月影泻霜湫;会得超尘意,诸天见自由;(其一)丘壑罗胸久,凌宵试一嘘;盘旋何磊落,吞吐自舒徐;石丑天能倚,溪清鸟或渔;卧游随所向,岂必待轻车?(其二)”
周燕婷〈斯奋先生山水长卷读后感题——调寄浣溪纱〉“一抹林烟向晚收,二三白羽信天游;四围山色翠悠悠;欲借清溪闲浣梦,怕凭红叶说知秋,年光无赖傍人流;”
王楚材、周国城则以书法助兴;
9月,〈出尘图〉长卷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出版说明》略云“《出尘图》是刘斯奋先生的巨幅山水新作;原画长14米,高1.36米;是2006年5月中旬,刘先生偕广东画院同人赴杭州与浙江画院交流,并畅游天台、华顶、雁荡诸胜归来后,穷半月之功,奋力完成的一幅力作;作品以长卷的形式再现了浙中山水雄奇秀美、俊爽华滋的风貌;作者不为一处一地的具体形貌所囿,而是致力于在全方位感受基础上的神韵再现;创作中不拘一格地运用技法,在坚持发挥中国画传统点、线的表现力的同时,有选择地吸取西洋绘画的体、面造型方式,并通过笔墨的创造性运用,把二者有机地贯通融合,使之成为浑圆自在的艺术整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画幅异常巨大,但刘斯奋先生完全不进行事先构图,而是集中心思先画出前面一段,然后按照节奏韵律的变化需要,一边构思,一边往后挪展推移;因此全画虽然跌宕起伏,章法奇变,却仍旧贯注着一种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沛然之气;我们认为这种独特的创作经验颇值得关注,也是我们征得作者同意,决定把这幅巨作按五分之一的比例精印出版,以飨读者的原因;”
12月,偕同广东省文联40余人赴京出席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再度当选全委会委员;
同月,以作品《行人道》、《青山红树鹧鸪啼》参加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
同月,作为发起和组织者,出席在广州美术学院展览馆举行之“广东画院第一届学术提名展”开幕式;
同月,代表省文联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表彰颁奖大会上致辞;
2007年
六十三岁;
1月20日,与陈永正、卢延光、周国城发起“汇豪雅集”,为作《开社告白》
“我国自古即有文人雅集之风;每当杂务余暇,知交相约,或聚首于楼头灯下,或促膝于水畔花前,谈诗论文,听琴读画,挥毫染墨,畅叙幽情,于同侪自为一大乐事,视世风亦不无导引之善;惟是近代以来,沧桑反覆,佳话稀传,渐成绝响;
今有刘斯奋、陈永正、卢延光、周国城诸先生,感商潮之澎湃,忧物欲之横流,嗟风雅之不振,恐斯文之坠地,乃商诸汇豪社执事李琼波,议就斯社为址,试开雅集,即以“汇豪”名之;更诚邀远近才俊精英,共襄佳事;此为娱情遣兴之会,不定员,不定期,不定题,见机而作,随时而集,乘兴而来,兴尽则散;期以诚挚之襟怀,高远之标举,继前贤之遗绪,发传统之潜光,答时代之厚赐,开艺苑之新风;深衷如此,各方鉴之;丙戌岁杪谨启”
此次雅集即以刘斯奋《出尘图》长卷品鉴会为主题;与集者有吴南生、陈绍基、王贵忱、徐续、陈永正、刘斯翰、卢延光、周国城、王楚材、熊东遨、王璜生、李劲堃、何俊华、刘一行、等共四十余人;
23日,以山水6幅、人物5幅参加太和堂举办之《刘斯奋、许钦松、陈永锵、李劲堃“四重奏”画展》;
26日至30日,率队赴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广东画院作品巡回展》;
3月2日,以海南风物为背景,作丈二疋“山水花鸟”画《锦绣春风》;
3月8日至3月29日,以海南七子岭原始森林为题材作巨幅山水《不凋》;画长七米,宽一点三六米;
同月,作人物画《车站流行色》
4月,复以海南雨林为题材作大型山水画《雨霁》
同月,应《光明日报》之约,作《广州赋》;是为该报大型专题系列《百城赋》之一;4月23日发表;《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于次日转载(文另见本书);
6月,偕谭运长赴江西庐山出席《光明日报》举办之《百城赋》研讨会;旋同游井冈山;复至南昌访滕王阁、八大山人故居;并与曹利祥、孙秋枫会合,赴黄山畅游,经杭州返穗;
7月,应邀为北京***作巨幅山水《万岳朝宗》(5.2米×2.4米)
8月,作《华夏黄山胜概图》(7米×1.76米)
9月,当选《羊城晚报》五十周年由该报与广东省文联、广东省作协、广东文化学会联合主办之《读者喜爱的广东文化名人五十家》,并出席20日晚于中山纪念堂举行之颁奖大会;
10月,作丈二匹山水《浮碧》;
同月,汇豪社“重九雅集”,赋诗以应:
丁亥夏,予有庐山、井冈、
黄山之行,而无诗纪之;是秋
重九,汇豪雅集,斯翰议步小
杜原韵,欣然动兴,遂有此作;
登高岂复羡雄飞,万壑苍茫着影微;
筇竹已输腰脚健,远岑空许梦魂归;
渐看老木生秋气,坐听风蝉噪夕晖;
今日故园逢九日,试临珠水照初衣;
同月,陈履生主编之《当代中国画》杂志刊出旅美艺术家钟耕略所撰长文《从刘斯奋的绘画艺术看中国水墨现代化的前景》,并以十一版的篇幅加以全面的学术推介;
同月,不再兼任广东画院院长;
11月,以《不凋》、《浮碧》二画参加“广东画院2007年创作年度展”;
同月,人物画《都市流行色》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9日,应***之邀,赴京接受收藏证书;随行者有陈学希、梁演楷、何俊华、张演钦(羊城晚报记者)、刘穗艳、王小红(广州电视台记者),受到以***管理局的热情接待;局长刘水生出面宴请;
2008年
六十四岁;
1月,随广东画院一行赴湖南长沙举办“广东画院作品展”;参展作品为《不凋》、《都市流行色》;
同月,应江苏省教育电视台之邀,赴南京制作“秦淮八艳——柳如是”杂谈节目,逢大雪连日,侥幸如期归穗;未几即百年一遇之雪灾袭击南方;
2月,作八尺山水画《望岳》;
4月,作为特邀作者,以人物画《夏之初》、山水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参加于东莞岭南画院举办之“第五届广东中国画艺术大展”;并出席开幕式;
5月,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2级强烈地震,伤亡破坏巨大,举世震悼;诗以哀之——
午节沉钲鼓,微呤感国殇;
鬼雄缘血战,家破自天戕;
已异兴亡势,仍悲生死场;
崎岖盛世路,风雨仗同裳;
6月,以八尺山水作品〈晓风〉提供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义卖,得善款30万元;另以四尺人物画作品提供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义卖,得善款8万元,均捐赠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
9月,作山水画〈层峦雨过〉,长7米,宽1.36米;
同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经选举,再度连任省文联主席;在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文化要有大自信,并应当理直气壮地建立自己的文化评判标准;
10月5日,于广州天河北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出席代表48人,以全票当选会长,林亚杰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永锵、卢延光、钟耕略、谭天、周国城当选理事;以会长身份作闭幕辞,略云:
我们之所以产生要成立这么一个研究会的想法,是受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推动;是基于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呼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文艺事业不断发展繁荣,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点有目共睹,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正如汪洋书记在不久前结束的省六次文代会上所指出的,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很大空间;我省的文艺发展状况总的来说,是“星星多,月亮少”,在全国有影响的名家大师不多,领军人物更加缺乏,这种状况与时代的要求、与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并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也有赖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我本人在文艺界摸爬滚打了这些年的经历来看,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和重视;一是长期以来,广东的文艺界无论是创作风格还是评判标准都过于单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远未真正形成;一种师承、一条路子,一个面目、一统天下的情况比较突出;从而极大地妨碍了其他风格流派的生长的展现,以及不同流派的互相竞争互相促进;二是艺术门类的分工过细,门户观念过于严,艺术家所立足的文化基础过于单一和狭窄,极大地局限了艺术家的心胸和视野,精神内涵日趋蒌缩,使艺术创作越来越流于技术化的工匠化;
正是有感于此,所以,当听到汪洋书记在文代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如下精神:即文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鼓励和激发作家、艺术家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文艺作品题材、体裁、主题的极大丰富,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同时特别提到:要打通多种学科之间的樊篱,融文史哲等多种学科于一炉,汇多种艺术手法于一体,创造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创新文体,在交流、融合、碰撞中发展广东文化;我们觉得觉得这些见解特别切中广东文艺界的症结,也坚定了筹备成立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的决心和信心;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决定筹备成立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就是因为看到在我们广东,其实一直存在着一批坚持或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和不同风格从事创作的艺术家,存在着一批热心提倡不同流派竞争的理论家;只是由于还缺乏必要条件和氛围,使他们往往感到难以充分施展才华和推行自身的主张;与此同时,我们广东也同样存在一大批具有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在无论是文学、美术、书法、诗词,以及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都贯通擅长并取得成就的通才,同样是由于缺乏必要条件和氛围,使他们的价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我们实际具备着贯彻落实汪洋书记那两点要求,为广东文艺开创一种新局面的人才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成立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为这些人士,也就是在座各位,提供一个联络、交流、切磋和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并本着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发展这样一个至高的人文理念,从我们学会独特的文化结构出发,通过一系列具有鲜明风格和内涵的活动,发挥我们的社会影响,为广东乃至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应当看到,当下的世界艺术经历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在文化观念上愈来愈显示其包融性和开放性,在艺术形式上愈来愈显示其综合性和多元性;当今世界各地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大展中,参展的艺术作品已经很少看到单一文化观念和单一艺术样式的作品;在实际的艺术创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当下有影响的艺术家也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专业艺术家,而是复合型的兼顾美术、文学、音乐、书法等多个艺术专业的艺术家;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的成立,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也是一致的;
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是一个新生事物;今天的成立,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怎样把她办好,可以说我们还完全没有经验;这有赖于我们的不断摸索;尤其有赖于在座各位的全力投入和支持;当然目前也有一些初步设想,例如要在近期内举办一个立体式的展览,还打算承办一些文化项目等等;我们相信有上级机关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的事业应当是大有希望的;
12月22日,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挂牌暨首展《破门而出》在广东文联艺术馆举行;参展者50余人;并出版同名画集,为作《前言》;
2009年
六十五岁;
1月11日,于广州文德路太和堂举办《刘斯奋书画精品展》,同时出版《刘斯奋书画精品集》;
15日,应邀为《***珍藏书画集》作八尺山水画《藏春坞》成;此为***落成50周年之纪念项目;
3月10日始作《苍麓唤渡图》(5米×2.5米),至4月20日始成;
4月,作《朝露未晞》、《雨润云温》成;
6月,山水画《江山无恙》以特邀作品参加中国美协“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同月,始作巨幅山水画《翠壑流云》(16米×1.8米),7月末画成;
8月,作山水画《春涨》、《云山之恋》成;
同月,作山水画《山色丽于屏》成;
9月5日至27日,于珠海市古元美术馆举办《都市与山林——刘斯奋人物山水画展》展出作品37幅;
10月6日,出席由羊城晚报、省文联、省社科联联合举办之《岭南再发现》首场名家对话;对话者为张颐武(北京大学知名学者)、陈扬(著名媒体人);
8日,邀约蒋述卓、周建平、刘斯翰、徐南铁、陈志红、金岱、陈艳冰、谭运长、罗韬于华明路“澳门街”饭叙,商谈倡立“岭南文派”事宜;
22日《都市与山林——刘斯奋人物山水画展》移至广东画院再度展出,并举行研讨会;
2010年
六十六岁;
1月《岭南宣言》草成;由《羊城晚报》于本16日和《粤海风》杂志本年第一期同时发表;
25日,应《光明日报》之约,撰写《广东音乐与岭南文化》长文(约9000字),于该日《光明论坛》发表;
3月5日;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文化基金联合主办《诗文书画——刘斯奋艺术综合展》于广州岭南会展览馆开幕,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先生为展览撰写前言;
同年,此展览分别在中山(4月)、澳门(5月)、汕头(9月)、梅州(10月)、湛江(11月)、香港(12月)举行;期间并作《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讲座;
7月1日《坚守传统审美理想,重拾中国绘画“道统”》(又名《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由《中国社会科学报》B11版发表;
12月,以作品《春山牧语》参加《山•冶》广东省山水画邀请展;
22日,出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
同月,动议编纂《今文选》;通过对百年今文的选编,凝聚其菁华,焕发其光芒;总结先行者的成果,树立新文体的典范,以启迪今人,昭示后世;《今文选》拟编十卷:《政论》、《时评》、《人文》、《社会》、《译作》、《论争》、《今文言》、《序跋》、《品鉴》、《艺谭》;
2011年
六十八岁;
1月,与许钦松、陈永锵、卢延光、方楚雄、李劲堃于广州太和堂举办《花飞六出》画展;作品合印成册;
2月,作山水画《沃野春晨》(340cm×136cm)成;
3月,作丈二匹山水画《高峡轻帆竞上游》成;
7月,尝试以新法作写意小幅山水(45cm×68cm)一组,统名之曰《文心写意》,合印成册;
8月,主编《岭南画库》中之《颜宗》、《林良》、《张穆》《黎简》、《苏仁山》、《佃介眉》、《廖冰兄》、《梁锡鸿》等八种编成出版;于广州书香节举行首发式;
同月20日,偕广东文联代表团赴京出席中国文联第八次***,再度当选全国委员会委员;
12月,回应《新快报》读者来信之批评;
“刘斯奋的画虽不是属伪文人的画,不过我认为他的画还是过于草草而缺少耐看逸笔……这就显得文气有余而画功不逮……”11月20日,敝报刊发了一篇读者来信,点评了刘斯奋、许钦松、卢延光、陈永锵等岭南诸家,顿成艺坛焦点;其中,对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的评论更是惹起坊间热议;
同月,主动回应,认为虽然该文的观点有待商榷,但健康的、真诚的文艺批评值得大力提倡;为推动艺术批评成为常态,并表示:“我不做靶子谁做靶子!”寄语新快报收藏周刊,继续保持公正理性的办刊风格,为岭南美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月,以作品7幅入编《中国画报》出版社之《人民艺术家-国中画坛标志人物》大型画册;
同月,10日,以《东坡先生啖荔图》及咏赵佗、邓世昌、康有为三诗并书,参加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主办之《南粤先贤画像暨题咏作品展》;
同月17日,于广州翰墨轩与何俊华联合举办画展;出版《刘斯奋何俊华国画精品集》;
同月,应广州市艺术博物院之邀,作八尺人物画《师旷正音图》,为其二楼走廊补壁;
2012年
六十八岁;
上半年,延续上年开始的四尺开三山水画创作,前后共得40馀帧;
本年,应多个机构之邀,作《岭南文化与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学术报告;
5月,《广州日报》刊出长篇采访《刘斯奋——多个领域的自由穿梭》;
9月16日,《新快报》刊出长篇采访《刘斯奋——我更愿称自己是文化人》;
10月4日,于杨杰祥于中山市行拜师礼,正式拜本人及刘斯翰为师;
11月12日,以山水画《瑶山春早》、《归帆》、人物画《坐看云起》参加由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来彩往》联展,并赴南京出席开幕式;展览之余,与江苏画家孙元亮、徐培晨、孔六庆等相聚甚欢;
11月24日,《美术报》43、44版刊出白爽《发于内而形于外——刘斯奋书画艺术散议》长文并画作8幅;
2013年
六十九岁;
1月29日,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签定“建立刘逸生、刘斯奋家族艺文馆意向协议书”协议在该馆设立专馆,用于刘逸生、刘斯奋家族的捐赠档案资料及书画作品的保管和陈列;
1月30日,应邀出席由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陈志红召集并主持,刘卫国(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申霞艳(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于爱成(深圳市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文学博士),易文翔(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副编审,文学博士)共同参与,在东莞市文学艺术中心举行的研讨会,商讨深化对《白门柳》的研究,并计划出版论丛;确定4个选题1、关于《白门柳》的思想研究,2、关于《白门柳》的文体语言研究,3、关于《白门柳》史料运用研究,4、关于《白门柳》诗化写作研究,丛书由陈志红任主编,各选分别由其他4人负责;
3月17日,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岭南风物百咏》广东名家诗书画联展,以诗一《南海一号》、画一《厓门夕照》、书法一《小鸟天堂》参展;
3月21日,在东莞市岭南美术馆举办《诗文书画——刘斯奋艺术综合展》;
同月,作大幅山水花鸟《凌波》(136cm×340cm)成;
3月23日,应东莞市文联之邀,作《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讲座;
5月,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推出最新修订版《白门柳》(用河南文艺出版社书号);
9月,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换届,再度当选会长;
11月,作大幅山水画《回春》(136cm×340cm)成;
12月,作大幅山水画《溯源》(136cm×340cm)成;
同月23日至25日,广东省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完成换届工作,自此不再担任主席一职;
同月25日,“刘斯奋艺术研究中心”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中心“艺一仟艺术中心”正式成立,举行揭牌仪式;徐南铁任主任、陈志红任副主任,杨杰祥任秘书长、雷国颖任副秘书长、陈艳梅任副秘书长;张渝、滕小松、吴克军、白林坡、谭运长、刘卫国、申霞艳、傅修海、于爱成、易文翔、白爽、张西昌、王建玉、何俊华、张演钦、刘一行、高子期、张超等18位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学者、文艺理论工作者接受聘任,成为研究员;另外,王贵忱、刘斯奋、刘斯翰、周晓陆、梁江、张维受聘为顾问;
2014年
七十岁;
“贯通融会——刘斯奋书画诗文艺术展”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举行,引起轰动;
2015年
七十一岁;
12月,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艺术风格

获奖

  • 中文
  • English
  • ——《古城新韵之二》选入中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并获银奖;
  • ——《老街系列》在中国香港水彩画大展中获提名奖;
  • ——《古城新韵之六》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作品展中获铜奖;
  • ——水彩画《古城》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 ——《雄风》获全国水彩水粉人物画展优秀奖;
  • 2000年同月,以作品《藤阴快读图》、《高山采药图》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 1999年9月,《白门柳》第三部《鸡鸣风雨》获第六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10月,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评出,《白门柳》获提名奖;
  • 1998年《白门柳》获1997年度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
  • 1997年12月,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第四届评出,《白门柳》为四部获奖作品之一,被称为广东文学界“零的突破”;
  • 1992年12月,《秋露危城》获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
  • 1986年10月,《夕阳芳草》获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
  • 1963年书法作品获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赛一等奖;

润格

山水画 3万一平尺;

人物画 2万一平尺;

书法 5千一平尺;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刘斯奋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